最新的萨福克/环球时报(Suffolk/Globe)民调显示,吴弭(Michelle Wu)以超过10%的绝对优势领跑于波士顿市长初选中。
初选将于下周二(9月14日)举行,届时将选出两位市长候选人去参加于11月2日举行的终选。
在距离初选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吴弭以31%的支持率位居榜首,与今年六月份民调中的23%相比,她的支持率大幅度提升。并把其他三名有力竞争者狠狠地甩于身后:现任波士顿代理市长金·詹妮(Kim Janey)占20%;
市议员安妮莎·埃塞比·乔治(Annissa Essaibi George)占19%;
安德烈·坎贝尔(Andrea Campbell)占18%。
而波士顿前经济发展局长约翰·巴罗斯(John Barros),也是此次市长竞选唯一的男性候选人,以3%的比例远远落后。
此次民调结果已经确定了吴弭在初选中必占首席,于是剩余的一周时间变成了其他候选人为第二个席位竞争。不难看出,此次市长竞选的确充分体现了波士顿选民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五分之四的候选人为少数族裔,五分之四的候选人为女性;民调中占第二位的现任代理市长金·詹妮,就是今年三月被选出的波士顿首位非裔市长、首位女市长。
通过这次民调,波士顿选民表现了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首位亚裔女市长吴弭的到来。
现年36岁的吴弭目前担任波士顿不分区市议员,她的政治生涯创造了许多历史:
她于2013年当选市议员,是波士顿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市议员、第二位亚裔市议员;也是目前第二年轻的议员;
她于2015年被市议会推选为2016-2017届的议长,是波士顿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族裔议长。
若吴弭在此次市长竞选中胜出,她将再次创造历史,成为波士顿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市长、第一位亚裔女市长。
吴弭出生成长于芝加哥,她的父母来自台湾,在80年代初期移居美国。如同一般的传统华人家庭,父母也教育她们四姐妹要保持低调、努力学习工作。身为长女的吴弭也一直不忘父母的教诲:好好读书、找到高薪工作来帮扶家庭。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政治并不是一个距离她很近的话题。
2004年,18岁的吴弭被哈佛大学录取,主修经济学。毕业后,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波士顿从事薪水不菲的咨询顾问工作。
然而新工作刚开始几个月,吴弭接到妹妹要她立刻赶回家的电话。“我妈妈当时处于全方位的精神健康危机当中,甚至始出现幻听。”吴弭这样说。
经过她仔细地回忆,母亲的异常早于几年前吴弭还在大学时就已初现端倪。当时她的父母分居,吴弭注意到母亲开始显现一些精神疾病的症状,但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接到妹妹的电话后,吴弭决定放弃在波士顿的一切回到芝加哥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们。因为母亲的幻听症状,导致她会经常在半夜跑出去,敲邻居的门,有时候情况严重到警察会被叫上门。
吴弭曾在竞选中表示,她知道在急诊室为了一个床位等一整晚的感受;她知道为妹妹们争取教育资源的不易;她知道为了经营一个家族小生意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周旋的繁琐……这段经历对当时的吴弭来说是巨大的挫折和挑战,但也正是由于这段磨难,让她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母亲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吴弭带着家人回到波士顿,她选择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现任参议院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正是她的导师。2012年伊丽莎白·沃伦竞选国会参议院时,吴弭从志愿者开始,到之后全职担任选区主任。此次吴弭竞选波士顿市长,也获得了伊丽莎白·沃伦的大力支持
在波士顿市长竞选影片中,吴弭表示,与许多亚裔移民一样,她的父母初来美国时一无所有,也不会讲英语。加上她之后为母亲和妹妹奔波的经历,吴弭充分体验到被人忽视、渴求帮助的感受。她在竞选宣言中这样写道:“我们必须承接上一代做出的努力和奋斗,回应此刻时代的呼唤,毋须再等待期盼着我们的声音被听到。我们是时候成为领导者。”。
与各位同僚一起共同打造波士顿成为每一个阶层人士的宜居都市,吴弭势在必行。
对此,各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