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
1. 申请条件全方位讲解
2. 自评是否适合DIY申请
全文字数:5243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建议先收藏,后阅读
每年的申请季,都会有不少同学面对这个问题,无限纠结。有的前辈说一定要找机构,因为机构有强大支持,经验丰富、省心省力;也有前辈说,还是自己DIY吧,所有环节都能亲力亲为,保证品质。
那么,“我,到底适不适合DIY?”这个命题究竟是否可以科学的方式考量和判断呢?今天小官儿就带大家来对每一项申请要求进行逐个分析,并在文末教大家如何自评是否适合DIY。
GPA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在校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GPA这一串数字看似简单,但它却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次课堂学习、每一次随堂小考、每一次Presentation、每一次期末论文质量的浓缩。任何一所学校都十分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而GPA正是学生平时学业表现的综合体现,所以GPA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多数学校对GPA的明示要求是3.0,但并不是说超过了3.0就一视同仁,这里面会有隐晦的分界线。
一般来说3.8-4.0为一个档,3.5-3.7为一个档,3.0-3.5为一个档,2.5-3.0为一个档,2.5以下的话(直接后台私聊小官儿吧)。虽然定档不是绝对,但每一档的GPA对应录取率从数据上来说是有规律可循的。咱们举个例子,下图是Niche关于哈佛大学本科录取的一组数据统计。
这组数据非常简单(抛开SAT和ACT标化),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GPA越高,录取的人数越多,那么对于申请者来说就是越高的GPA保证了越高的录取机率。而那些GPA不高也被录取的申请者,可以推测他们的其他申请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GPA的缺陷,比如可能有比较高的标化、丰富的实习科研经历、大牛推荐等等,这些其他条件我们随后马上会讲到。所以,3.8的GPA相对于3.3来讲还是存在绝对杀伤力的。
值得注意的是,GPA的高低情况除了受到自身学习能力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评分标准的影响,简言之它并不是绝对客观的。因为不同学校或者同一学校内的不同学科间,甚至同一门课的不同授课老师之间的评分标准都存在差异,这些特殊情况则需要另外逐个分析。
除了总GPA,录取委员会的老师在看成绩单的时候也会参考核心课程的分数,这一部分的分数越高,越能证明申请者在本专业领域的学习能力越强。如果你是因为不幸地在几门非专业课上拿到了不太好的成绩导致总GPA不高,这种情况下在文书和简历材料中巧妙解释并突出你的专业能力强就尤为重要。
但这并不是说要其他课程就不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其实是能适用于绝大多数课程的,所以想要全面的证明你的学习能力,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拿好成绩,努力刷高GPA,才是步入名校的正途。
申请三大件的第二件就是语言考试成绩,这其中托福和雅思是主流,还有少数学校会接受一些合作项目的语言测试成绩,在这里不做过多分析。
语言考试几乎是每所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校都会要求申请者提供的。分数线分为两种。第一种分数线是申请顶级名校的分数线,像托福一般是100分起跳,雅思一般是7分起跳,而且其中一部分学校还对单项分数有要求,如耶鲁要求雅思口语7.5分以上;另一种分数线乍看很温和,如达到78-80分以上,但是这其实与GPA的逻辑类似的,这个78-80分只是客气客气,如果真拿着这么个分数申请,可能就命落黄泉了。
另外一个有必要说一下的问题是要不要waive语言成绩,尤其四年美本或者已经在美国获得一个硕士学位的同学会关心这个问题。首先,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看学校官网公示的要求,是否满足waive条件。
两项存在短板的情况多见于“GPA、标化成绩、文书材料”这三者中的两项有弱势。申请者可能拥有看的过去的GPA(>3.5),但是由于标化考试准备时间不足或者没有掌握到考试技巧等原因没能拿到好的分数,以及理工科学生可能在文法、修辞、逻辑等写作方面没有太多专业训练导致文书材料不出彩甚至偏题,抓不住自己的优势特色进行包装。
如果申请者存在3个以上短板的话,就强烈建议不要自己DIY了。多见于GPA不高,标化考不出来,甚至连要推荐信都信心不足的申请者,这种情况就更不用谈能否拿得出一份漂亮的文书材料了。提早寻求专业团队进行指导,深度交流弥补不足,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以通过专业团队对各院校的深度理解精准选校和包装,争取机会拿到梦校的门票。
6-8高阶条件,拥有越多越保险。但是,如果手握第9条BUG条件,请忽视前面的全部分析,这波操作你稳了。 到此,《手把手教你进名校》第一篇指南就到此结束啦,大家如果还有疑惑和问题,欢迎关注“北美留学官”并私信小助手。我们有强大专业的申请团队,随时为你解答留学的任何问题。